聯系我們
Contact Us浙江國本流科技有限公司
諮詢電話:0577-67257388
圖文傳真:0577-67297881
手機:18767766758
聯系人:陳先生
E-mail:3595516460@qq.com
地 址:浙江省永嘉縣甌北鎮碼道東路15號.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後,一些國家收緊原有的核能發展政策,但美、俄等國卻並未絲毫放緩先進核能技術的發展腳步,凸顯大國博弈中核電的重要性。我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核工業強國,同樣離不開核電的支撐。
三十多年來,我國堅持走引進、吸收和消化國際先進核電技術與自主研發相結合的道路,成功研發以“華龍一號”等爲代表的自主核電技術;自主建成一批核電機組,極大帶動了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核電工程項目自主建設、核電裝備自主制造能力與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期,美國政府針對我國民用核能,尤其是針對“華龍一號”等自主核電技術出臺限制政策,也充分說明其對此領域的重視和對我國發展現狀的憂慮。當前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正面臨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轉型發展巨大壓力,核電作爲最爲復雜的能源系統,其發展不僅能夠帶動核燃料循環全產業鏈的發展,推動做強做優核工業,同時還能有效帶動其他大量相關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幅提升我國裝備制造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目前,“華龍一號”首堆示範工程與海外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其安全性與先進性得到了國際認可,成爲“一帶一路”上“中國制造”的靚麗名片。我國已成爲世界上第四個擁有自主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和全產業鏈技術的國家。
榮耀之餘,也深感憂慮,因爲我國核電發展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我國核電發展規模不足,在電力供應上所佔比重較低,核電的安全性與經濟性依然是行業規模化發展的制約因素。與推進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發展並行的是四代核電商業化嘗試。然而國際上對四代核電商業化應用的預期不斷推後,預計2030年前壓水堆仍將作爲主力堆型。其技術發展能否實現更大的突破,將對核電行業這一階段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核電行業應聚焦關鍵技術瓶頸,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持續提升壓水堆核電技術的“固有安全性”和“經濟性”。
核安全始終是國家和民衆關心的首要問題。國家已頒布核安全法,將核安全納入國家總體安全體系。要核電安全高效發展,首先是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家對核電發展的戰略定位與發展規劃,是引領發展方向和推動發展的根本。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三十年未曾間斷核電建設,成就了今天的發展,未來核電行業面對更大的發展挑戰,更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
實現安全高效發展,關鍵是要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科技創新是實現核電持續發展的動力,核電行業應把核電技術發展放到全球與國家經濟、社會及科技發展的背景下,找準新時代核電發展的奮鬥目標,明確科技創新目標,全力以赴推進落實國家發展戰略。美國針對中國民用核電行業發起禁令,核定不批準相關技術、設備和材料,再一次說明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不受制於人。對比核電技術強國,未來要實現技術引領,我們必須加強前沿性、基礎性和共性應用技術研究的投入,盡快彌補我國核電長期以來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上的短板。密切跟蹤並結合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研究實現提升核能利用的安全性與經濟性的途徑。應聚焦在新材料技術、新型核燃料技術、核安全研究設計的新理念與新方法和新技術、數字化核電與智慧電廠應用技術等方面,並不斷推動產生突破性研究成果,以此支撐新的型號研發與建設,用科技創新拓寬核能發展的新空間,在突破核電發展瓶頸的同時實現引領未來發展。
實現安全高效發展,同時需要核電行業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對外合作。核電企業應抓住機遇,大力推進內部體制改革,通過對機構的優化整合和體制機制創新,提高整合內外部資源的能力,充分調動員工創新創業的積極性。要統籌規劃關鍵核心技術與型號研發,在統一核電技術發展路線上形成共識;合理配置與協調資源,在技術創新攻關上形成合力,爲加速發展打好基礎。展望未來,核電企業必須具有國際視野,緊密結合國內外技術發展,積極探索進一步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開展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在加快推進核電“走出去”的同時,以中國技術與中國標準影響核能行業國際規則與國際標準的制定,開創我國核電發展的新局面與世界核能發展新格局。
(作者系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華龍一號”總設計師)
《中國科學報》 (2019-01-14 第7版 能源化工)